朱振标:村民农业生产“大托管”中的贴心人-亚博888

发布日期:2023-06-15 11:19 来源:淮南市人大常委会阅读:字体【  】

“好得很哩,今年比去年的还多,够给俺孙子孙女发压岁钱了……”2023年1月17日,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米元连队冯庭侠老人接过朱振标发放的分红款,脸上笑开了花。冯庭侠老人在店集村股民分红大会现场激动地说。朱振标现任该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也是凤台县、杨村镇两级人大代表。当选村干部和人大代表20多年来,他为民、务实、清廉,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实干家和贴心人。

探索“店集模式”带领群众致富

店集村位于凤台县西北32公里,人口3542人,耕地5000亩,紧靠西淝河,位置偏远。2007年,朱振标带领群众率先在全镇推行农业“五统一”耕种法,产生了明显效益。后来,他进一步推广“十统一”耕种法,农业生产更加高产、高效。为了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,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难题,他尝试实行农业生产“托管”,由村里牵头,把群众的耕地交给农业合作社经营,群众每年有保底收入,并进行“二次分红”。为打消群众疑虑,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他就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开“板凳会”,耐心细致地进行宣传。土地“托管”后,小田变大田,统一经营,科学管理,成本降低,效益大增。2022年小麦、水稻双双亩产达到1200斤。特别是水稻,他精心引进优良品种,建成了优质糯米生产与加工基地。生产的糯米成为“五粮液”“古井”“迎驾”“洋河”等酿酒企业的优选原料,并成为五芳斋粽子、娃哈哈八宝粥、旺旺雪饼原料的常年供货商。注册的“骞丰”“烨铄”品牌糯米畅销全国各地,成为地标性产品。截至去年底,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,集体经济增收70多万元,实现了群众、村、合作社多方共赢。店集村“村集体经济组织 社会化服务组织 小农户 银行 保险 担保”的服务模式,被农业部总结为“店集模式”。2021年2月《人民日报》还进行了专题报道。2022年店集村荣获淮南市农业生产大托管“先进村集体”称号。

推进乡村建设  打造美丽店集

店集村有7个自然庄,其中店肆庄103户,300多人,位于淝左大堤外边,紧靠西淝河,地势低洼,洪涝灾害频发。作为人大代表,朱振标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在淝左大堤内侧选择了一处荒废地,把废弃的大沟塘垫平,建成梅园新村,动员店肆庄100多农户成功实现整体搬迁,告别了祖祖辈辈的“水患地”。随后,他又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,在县、镇国土部门的帮助下,规划建设了店集新村。新村分为“梅、兰、菊、竹”四个小区,占地265亩,共960户。户型统一为两层半“小别墅”模式,户均200平方米。建成后的新村道路通达,设施齐全,环境优美,成为宜居、宜游、宜养之地。2022年底,共入住600多户。年逾七旬的苏孝华老人情不自禁地说:“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样的‘洋房’,我可要好好享享福!”

建设乡村史馆  助力文化振兴

农业“托管”的成功让店集村出了名,朱振标又在文化振兴上做起了文章。他多次与县、镇文化部门联系,争取项目,2017年建成了一座面积300平方米的村史馆。馆内分成大事记、村庄溯源、姓氏源流、乡贤名士、淮河大鼓、农耕文化、风俗文化、党史、荣誉榜、调研基地、农业变迁、农村制度变更、村庄变迁、新村建设、大托管溯源等多个部分。特别是农耕文化部分,保存了过去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古老实物,如斗笠、杆秤、樟木箱、蒸屉、笊篱、石磨、石臼、石磙、木梨、耙、打谷机、牛轭、鏊子、泥炉子等,让人们在记住乡愁的同时,也感叹社会的变迁,世事的沧桑,生活的幸福。建馆以来,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体67个,逾万人。2020年安徽省组织全省300多村级党组织书记来学习观摩。每年许多中小学也组织学生来参观,这些“古董”被孩子们视为“神物”,让他们更直观了解了农业、农村和农民。2015年国务院参事室联合北京大学在店集村建立了研究与实验基地,作为观察中国社会中部农村变迁的窗口。2021年4月17日,第四届“费孝通田野调查奖”在此举行了颁奖仪式。

作为人大代表,朱振标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积极为群众“鼓与呼”,努力为群众办好事、做实事,用实际行动践行履职承诺,展现代表担当,不负群众期盼,是群众心目中可亲可敬的“领路人”。

凤台县  詹拥